粗放推动煤炭行业“过山车”
2013年06月03日 10:4 1335次浏览 来源: 人民日报 分类: 相关新闻
似乎是一夜之间,煤炭行业的繁荣就蜕变为萧条。
有媒体报道,由于全行业不景气,不少煤企开始减薪,幅度高的超过50%。
联想到前些年煤企风光的时候,煤矿几乎成为暴利的代名词。一提及煤老板,大家想到最多的就是挥金如土:奔驰宝马都算低调,悍马、玛莎拉蒂才是起步;人家买房是论套,煤老板们是论单元,付款还是全现金……从昨天挥金如土到今天没钱给工人开工资,颇让人唏嘘。
煤炭行业的大起大落已经不是第一次。当然,资源行业的起落和中国经济的走势密不可分。但值得深思的是,同样在资源领域,煤炭行业的起伏也是最剧烈的。那么,是什么导致了煤炭行业这种过山车似的起落?纵观整个煤炭行业,这些年来技术水准虽然有所提高,但总体而言仍未摆脱粗放经营的模式,这恐怕是煤炭行业反复起落的最重要原因。
我们从不断见诸报端的报道就不难得出结论,前些年煤炭行业暴利发展时期,矿主们可谓日进斗金。但是,赚得巨额财富的不少经营者在奢侈消费、转移资产和技术投入、技术改造之间,更热衷于前者。更有甚者,一些企业别说放眼未来的技术进步,就是最起码的安全生产投入都得过且过,能省则省。在挥金如土的矿主们的座驾越来越高档的同时,不少矿井特别是中小矿井的技术进步速度却明显滞后,安全投入上的历史欠账也没有在暴利时期得到弥补,甚至反欠新账。
一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如果一个行业中不少人热衷于把赚取的巨额利润挥霍、炫耀或者转移,而对于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却缺乏热情,这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很难想象。一旦市场出现变化,这一行业一定会首当其冲地最先受到冲击。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从国外进口的煤炭,加上运费还比国产煤便宜,我们又怎么能有市场竞争力呢?
当然,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到,这些年确有一些大型煤企在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上的投入力度不小。笔者在一些国有现代化矿井看到,这些矿井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水平堪称一流,甚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笔者无意间观察到的一些细节却暴露出煤炭行业的某些致命问题,这些问题也恰恰是这一行业缺乏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前一段,笔者曾到国内最先进号称是世界最高水平的煤企采访。在高度现代化的数字控制室,在一位技术人员津津乐道地给笔者介绍数字化控制如何如何先进的时候,一个领导模样的人过来给笔者递上一根烟。看到笔者错愕的神情,这位领导的一句话更让人目瞪口呆:“这里我说了算,我让你抽,你就能抽。”
这个细节告诉我们,一个企业或者行业,设备的现代化只要有钱并重视了投入,短时间就会改观,但是管理和观念的现代化以及从业者素质的提升却很难一蹴而就。在现代化程度可以和航天控制室媲美的煤矿数控室,面对禁止吸烟的警示牌,一句“我说了算”的雷人之语让我们看到,煤炭企业人员素质提升和现代化观念的培养方面,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aijawebsit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