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新能源汽车产业 浙江的“特斯拉”在哪

2013年07月10日 9:35 471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三问:
  多“扶”还是多“放”
  黄色纯电动出租车,是杭州街头一景。从2009年成为国家试点以来,杭州这样的纯电动汽车已超1000辆,最近杭州市又批复300辆投放计划。而“除了杭州,还有金华作为省内试点也有近千辆纯电动汽车在试运行。”省经信委机械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朱茵加告诉记者。
  这背后,离不开政府“有形之手”的推动。依托国家电网,杭州率先创新试点,完成从充电到换电的商业模式切换,为纯电动汽车的市场化运营打开了新空间。按照现有电池技术,一辆车充电时间需要8小时,但更换电池只需5分钟。
  省发改委产业处负责人介绍,浙江省已启动纯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对万向等5家创新龙头企业给予5000万元的专项研发补贴,同时地方政府还给予1∶1的同步跟进。
  不过,即使是在杭州,新能源汽车推广也并非尽如人意。
  杭州教工路数源科技园内,停放着100辆纯电动汽车迟迟没有投入运营。据悉,主要是因为缺电池,配套的换电站无法满足需求。在杭州,换电充电站已有62座,但近一年来,建设步伐已近乎停滞。浙江一家新能源租赁公司负责人介绍,一座充电站的建设成本在800万元左右,按照现有流量,国家电网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持续扩张动力不足。需要政府下决心将新能源汽车推广进行到底,加大配套设施投入。
  除了基础设施配套不足,整车制造许可等产业政策限制更制约了产业的发展活力。近年来,国家几乎不再批准新增整车生产企业,导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主要依靠传统汽车制造企业。
  “实际上,民营企业参与热情很高,而且在技术创新上不乏亮点。”朱绍鹏告诉记者,如杭州一家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机制造的民营企业阔博科技,已掌握正弦波FOC矢量控制技术,在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一旦产业对民资放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会进一步加快。”他说。
  记者同时了解到,目前,正值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新一轮扶持政策出台之际,企业和地方都在翘首企盼新政策的指引给产业发展带来新气象。“期待能降低诸如整车制造许可等门槛。”一位新能源租赁公司负责人说。

[1] [2] [3]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aijawebsit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