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新国标洗牌千亿市场
2013年07月15日 8:54 3378次浏览 来源: 中国经营报 分类: 相关新闻
电动车市场面临洗牌
上述来自中自协的专家表示,“新国标征求意见稿中共有29条技术要求,涉及53项技术条款,而1999年标准中仅有23项技术要求,涉及34项技术条款,相比增加了6条技术要求、19项技术条款。”
这意味着,在新国标被批准执行以后,现有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需要调整生产,以满足上述技术性要求。
“截至2012年,我国电动自行车的销售只有3505万辆,和我国14亿的人口总量相比,这个量还很小。”胡刚表示。
抓住正在崛起的新的市场需求成为了新日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胡刚告诉记者:“电动自行车智能化是一条必经之路,也是一条技术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之路。”
然而伴随电动自行车技术性能要求的提升,有些企业能够发现机会,会把市场的盘子做得越来越大,但有些企业则会面临淘汰出局的窘境。
胡刚告诉记者:“智能化的最大商业价值就是能结合IT等先进技术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消费体验,比如GPS防盗系统、防刺穿轮胎等都是很有实用价值的新技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日的同步变频电机技术领先,动力提升30%、续航提升20%。”他表示,近年来新日投入巨大研发力量,专注于智能电动自行车的研发,主要表现在动力系统、操控系统、人机界面、防盗系统、安全系统、衍伸系统等六大核心智能化系统。
公开数据显示,2009年年底全国拥有电动自行车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共有2600余家,实际从事电动自行车生产的企业约2300家;而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拥有电动自行车生产许可证的厂家锐减至约1000家,实际从事生产的企业仅剩下500余家。
即使是这剩下的500余家企业,大都也是进行组装性生产的企业,缺少技术含量,新国标实施后,将加快行业洗牌,一些实力雄厚的电动自行车企业将“强者更强”,而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将被兼并或者直接退出市场。
“这些被淘汰的企业,几乎连被收购的机会都没有,因为缺少技术含量,组装车间本身根本不值钱,电动自行车企业最有价值的是营销和品牌,但对大部分电动自行车企业来说,他们根本还没有营销和品牌的意识。”中自协专家表示。
业内人士预测,2012年前十强企业的产量已经占到了行业的40%左右,伴随新国标的推进实施,大量缺少技术含量的中小企业可能会被淘汰出局,而其空下的市场份额将被行业领先者占据,前十强企业所占据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电动自行车市场则有可能诞生出百亿元以上的企业。
[1] [2]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aijawebsit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