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金鹏矿机入围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企业名录
2025年10月27日 10:38 24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科技创新 作者: 王九会 李清

烟台金鹏矿机
9月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厅下发鲁工信技(2025)155号文件,公布2025年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企业名录,山东省共有201家企业入围,山东省烟台金鹏矿业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烟台金鹏矿机”)凭借其雄厚的科技实力、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卓越的研发成果,成为山东省矿山装备行业唯一一家入选企业。
这是继烟台金鹏矿机荣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山东省知名品牌、山东省优质品牌、山东省小巨人企业等称号之后,获得的又一项山东省授予的殊荣。
烟台金鹏矿机成立于2006年6月,公司占地25万平米,规划建筑面积15万平米;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近20%,技术团队专职研发人员达到65人,其中,高级职称、博士42人,中级职称60人,形成了一支专业技术力量雄厚、创新能力突出的技术研发与综合服务的团队。
近20年来,烟台金鹏矿机作为山东省矿山装备的领军企业,在董事长于建环的带领下,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和“新中求变、变中求新”为理念,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带动战略,构建起了研发、制造、创新、服务一条龙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在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的大趋势下,烟台金鹏矿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研发水平在国内矿山EPC总包服务领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凭借其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在国际市场与传统老牌矿机企业形成了领先的竞争优势。
在技术研发方面,烟台金鹏矿机的细菌氧化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铜铅锌分离、锂辉石/云母提纯、萤石—白钨矿分离等关键技术形成专利集群,累计获得数十项专利授权。其首创的球磨机全流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通过滚动轴承替代滑动轴承的创新设计,实现能耗降低10%~15%、处理量提升20%以上;XCF/KYF浮选机通过进气系统优化,将轴承寿命延长3倍、能耗降低30%,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公司复杂矿种选冶能力覆盖全球90%以上矿产资源,尤其在含砷难处理金矿、多金属共生矿等领域形成技术壁垒,为全球矿业客户提供高难度选矿解决方案。在难选冶矿石领域,该公司突破性开发了金锑共生矿石选矿工艺,通过“部分优先浮选”技术,优先提取高品位锑金矿,协同回收金资源,显著提升矿石综合回收率,为行业提供了高附加值资源利用的示范方案。
在产业链整合方面,该公司构建了“试验研究—工程设计—装备智造—安装提调试—运营管理”的一站式服务体系,服务周期较行业平均缩短40%。该公司的装备制造能力涵盖贵金属、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及非金属等13大类矿种,服务对象包括中国黄金集团、山东黄金集团、紫金矿业、招金集团、恒邦股份、灵宝黄金集团等大型上市公司。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该公司与国内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组建由国家级专家领衔的技术顾问团队,近3年来,研发投入占比均超5%,科技成果转化率显著提升,在黄金选冶、赤铁矿加工等领域保持3年技术代差。
在市场开拓方面,该公司连续3年保持国内EPC总包市场占有率前三名,设备复购率达82%,产品通过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出厂合格率100%,关键设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达到国际一线水平;国际市场布局成效显著,依托“一带一路”国家的8个海外办事处,通过EPCM总承包模式覆盖东南亚、非洲地区的80多个国家市场,近3年,出口额年均增长37%。目前,该公司正加速向欧美高端市场渗透,已完成欧盟CE认证产品线布局,并在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地设立区域中心,逐步构建“装备出口+技术输出+标准制定”的国际化商业模式。
在战略升级方面,该公司以“技术标准化”与“服务本地化”双轮驱动,通过数字化营销网络与专业化技术营销团队的协同,持续扩大在智能化选厂系统领域的领先优势;深化EPCM总承包模式的全球复制能力,通过技术工艺领先性、售后服务响应速度及企业信誉的持续提升,推动销售网络向“一带一路”纵深延伸,为打造国际知名矿机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20年来,烟台金鹏矿机始终走有技术支撑的科技创新之路,每年技术研发经费按销售收入不少于5%提取,近5年,投入的研发经费达1亿多元,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2022年,该公司销售收入已突破10亿元大关,目前,正在向15亿元、20亿元目标挺进。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aijawebsit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