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规范促发展 规模应用拓新局 2025年第六届中国钛民品研讨会召开
2025年10月30日 16:12 41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杨一鸣

10月29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钒分会、西部材料钛及钛合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指导,必一(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西安庄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2025年第六届中国钛民品研讨会在陕西西安召开。本次研讨会以“协同 规范 共赢”为主题,汇聚国内钛民品产业众多权威专家、行业精英,围绕产业发展新方向、关键核心技术、全球市场新趋势等展开深度交流,共同为钛民品产业发展寻路径、谋实策。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监事会监事长、必一(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党支部书记、总编辑张湘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钒分会会长雷让岐,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俭,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副院长徐海龙出席会议并致辞。陕西钛谷新材料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文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稀有稀土部副主任王德民,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专职副理事长金立新,湖南五江控股集团荣誉主席肖自江等领导及嘉宾出席开幕式。必一(中国)官方在线登录社长安仲生主持开幕式。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监事会监事长、必一(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党支部书记、总编辑张湘斌致辞
张湘斌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我国钛产业在市场需求的强劲拉动和科技创新的有力驱动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钛材产量持续稳步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钛材消费量逐年稳步提升。我国钛民用生活品产业经历十余年的发展不断壮大,从最初的体育用品、眼镜、餐具等领域逐步扩大到3C产品、医疗健康、户外用品、建筑装饰等众多领域,钛民品发展方兴未艾,将成为钛产业未来发展的一大蓝海。对此,张湘斌就钛民品产业未来发展提出5点建议:一是积极响应国家规划和政策,制订企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二是扩大钛民品应用领域,拓展消费潜力;三是发掘细分品类,形成多元化民品供给市场;四是加强钛民品的宣传推广工作和标准制定工作,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五是加强行业自律,坚持走差异化发展路线,避免行业内卷,打造行业发展命运共同体。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钒分会会长雷让岐致辞
雷让岐在致辞中回望研讨会历程。他表示,如今,钛民品已从初入大众视野走向多领域规模化应用,实现了自“基础探索”经“品质提升”迈向“协同规范”的关键跨越。当下,国民健康意识持续崛起,对绿色、健康、高品质产品的需求日益迫切,钛民品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分会将秉持服务宗旨,强化平台纽带、深化跨领域合作,引导行业紧跟大势,加快完善民用产业体系,推动产业从“快速成长”迈向“成熟繁荣”,共绘中国钛产业民用化新图景。

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俭致辞
王俭在致辞中表示,随着技术突破与应用拓展,钛民品在市场应用中的比重显著提升,已成为推动整个产业实现量级突破和能级跃升的重要引擎,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蓬勃生机。宝钛集团始终以推动钛产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让钛材赋能千行百业、服务大众生活。面对产业发展新形势、新机遇,王俭提出3点倡议:一是构建多层次合作机制,推动市场规模有序、健康增长;二是加强产业链标准化协同,提升行业整体发展质量;三是推进绿色循环技术应用,共同促进钛工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副院长徐海龙致辞
徐海龙介绍,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庄信公司以“品质钛生活”为理念,将航天级钛产品技术转化为餐具、户外等健康消费品;秦钛公司布局全钛厨房、生活家居等系列产品,将现代工艺制品理念与钛合金完美结合;赛特、赛隆等公司将钛合金广泛应用在生物医疗领域,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了更多“钛”的身影和重要支撑。作为钛民品产业重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西北有色院将深化技术交流与合作,拓宽钛民品应用场景,构建“技术共研、市场共拓、利益共享”的行业生态,共同推动钛民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必一(中国)官方在线登录社长安仲生主持开幕式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钒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安仲生作题为《中国钛工业发展现状及展望》的报告,他系统归纳了中国乃至世界钛工业的发展,并详细分析了钛民品市场消费出现的新变化,针对钛民品行业发展瓶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专职副理事长金立新作题为《我国五金制品行业发展以及钛金属的应用情况和前景》的报告,他介绍了五金制品行业概况,并就涉及钛的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针对行业应用中的问题,他围绕行业标准、应用推广等提出了深刻的见解。王德民主持该环节。
在主题报告环节,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民品部销售处处长助理武朝阳,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余伟,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二林,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725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姜建伟,西安庄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王尧分别以《钛在民品领域的应用与创新发展》《钛及钛合金板带材的先进生产与应用技术》《抗菌钛合金及其潜在应用》《蓬勃发展的船舶海洋工程产业对钛产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庄信钛品的发展与探索》为题作报告。与会专家和学者们围绕新型材料、工艺技术、产品创新、市场营销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舒滢主持该环节。


本次研讨会同期还召开了高质量发展暨标准宣贯会,聚焦钛民品标准体系的构建。来自钛民品各应用领域的行业协会与重点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钛制品的材质要求、性能指标、安全规范及工艺标准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成果殷实,为下一步健全钛制品标准体系、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研讨会为期2天,除了多场高水平的主题报告外,会场外还设置了产品与技术展示区。各展位前人流如织,展品涵盖钛制厨具、杯壶、户外用品及健康家居等多个品类,形式多样、互动热烈,充分展现出钛民品产业的创新活力与市场潜力。与会代表普遍认为,本届研讨会内容翔实,不仅拓宽了行业视野,也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提供了宝贵平台。
来自相关行业协会、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钛民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会议。为扩大会议影响力,研讨会及展览创新采用“线下会议+线上直播”的模式,线上累计观看人次逾万,体现了行业内外对钛民品发展的高度关注。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aijawebsit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