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消失” 废水“归队”——金川集团化工公司工业废弃物利用纪实
2025年11月10日 11:16 14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科技创新 作者: 骞梦潇

化工公司氯碱事业部厂区储罐
走进金川集团化工公司(以下简称“化工公司”)氯碱事业部厂区,银光闪闪的废水储罐与绿树相映成趣,如果不是远处矗立的管道与储罐,很难让人将这里与传统化工企业联系起来。
2025年,化工公司先后投运两大环保“利器”——盐酸尾气治理改造与氯碱事业部酸碱、高盐废水“零排放”项目。看似简单的项目背后,却承载着化工公司实现“废气零逸散、废水全回用”的坚定决心。
环保:
不能出错的必答题
氯碱事业部是化工公司的重要生产单元之一,主要产品为烧碱、液氯和高纯盐酸,不仅供应周边精细化工、盐化工企业,更支撑着金川集团产业链的稳定运行。
对化工公司的任何一个生产单元来说,环保从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环保和安全紧密相关,涉及危险化学品,一点错都不能出。”金川集团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氯碱事业部经理李桐的话掷地有声。据介绍,氯碱生产过程中的“三废”包括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废气中的氯气、氯化氢气体,废水中的酸、碱、盐类物质,都是“难啃的骨头”。若长期处理不当,不仅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还可能引发安全环保事故。因此,化工公司一直将环保视为日常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安排岗位人员每两小时全面巡检一次,中控人员24小时紧盯视频监控和各类气体报警器,实时监测废气废水产出情况,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同时,氯碱事业部每周组织安全环保周检查,化工公司每月组织安全环保综合检查,金川集团安全保障部和市环保局不定期开展督查工作。然而,尽管废水废气治理体系已相对完善,但在日常生产中,盐酸储罐和装运车周围仍会逸散少量酸性气体,部分废水无法自主回收利用。于是,本着“零污染”原则,两个新的环保治理项目应运而生。
废气“归零”:
吸收塔旁上演酸雾“消失术”
今年6月投运的盐酸尾气治理改造项目,承担吸收一期、二期罐区盐酸储罐、装车时段逸散的少量酸性气体的重任,堪称废气处理的“精细管家”。“新项目是对原有废气处理体系的‘查漏补缺’。”李桐介绍,原有废气处理装置采用“两级碱液吸收”方式,处理量大、效率高,能确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达标排放,新项目则专门针对盐酸储罐及盐酸装车过程中逸散的废气。此部分废气量较少,但回收难度较大。项目技术难度不算高,但也遇到了难题:如何保证盐酸储罐的正负压稳定?“进酸时罐内形成正压,装车时又呈负压。压力波动过大可能导致玻璃钢罐爆裂或被抽瘪。”李桐回忆,该团队最终用“呼吸阀调节、氮气自动补充平衡负压、安装爆破片”三重方案,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让项目顺利落地。来到二期罐区,装车站台下几辆大型装运罐车正在装卸盐酸,现场看不到酸雾飘散,也闻不到任何异常气味。“装酸管口与罐车装卸孔连接处不是完全密封的。之前,风机负压不足,装车时会有少量酸雾飘出。”李桐解释,“现在,我们改造了罐车顶装酸口,新增集气罩及大功率抽负压风机,还在罐区安了两台酸雾吸收塔,一台吸收装车尾气,一台吸收罐区各盐酸罐尾气,异味自然就没了。”透过吸收塔的玻璃观察口可以看到,塔内有大量水流在持续喷淋,一旁的风机也在飞速转动,像“油烟机”般将逸散的微量废气迅速吸走。一期罐区和盐酸合成酸罐区也各安装了一台吸收塔,通过负压风机将酸气抽入塔内,使酸气与水逆向接触吸收,生成浓度15%~19%的酸溶液。这些溶液会被送回盐酸系统继续提浓,成为合格产品。这样一来,废气不仅得到吸收,还能转化为盐酸回用于生产,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废水“归队”:
1400立方米废水全部“归队”
离开二期罐区,厂区另一侧几座裹着银色保温层的玻璃钢储罐格外显眼,远处的废水收集池和电化学除垢装置与之遥相呼应,共同构成废水“零排放”项目的核心设施。8月底,该项目完成竣工验收,正式投入运行。
此前,氯碱事业部每天产生约1400立方米废水,包括合成炉排污水、脱盐水站再生废水、树脂塔再生水、电解蒸汽冷凝水等。经过几年的技术改造,已将1000立方米左右废水收集回用,剩余400立方米左右废水因排放点分散、酸碱度调配处理难度高等原因迟迟未完成回收。如今,废水“零排放”项目通过专项处理工艺,让这400立方米废水也达到化盐用水标准。自此,1400立方米废水全部踏上“回家路”,真正做到了废水“零排放”。
循着瀑轰鸣布般的水声望去,一套崭新的电化学除垢设备已经落成。“以前,循环水使用‘软水’,成本较高;现在,改用钙镁离子含量高的‘生水’,却容易在设备中结垢。”李桐介绍。电化学除垢设备采用低压直流电源,在微电解作用下,阴极区去除结垢性物质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阳极区则负责杀菌灭藻,从而保持循环水中钙镁离子的动态平衡,防止换热设备结垢。
目前,两个项目平稳运行,效果符合预期。因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两个项目一直被列为化工公司纪委年度专项监督项目,从推进到落地全程被严格监督,只为确保环保目标不打折扣。
阳光下,新的废水储罐闪闪发亮,在蓝天的衬托下,俨然一派工业与自然相融的美好景象。这不仅是化工公司积极践行“两山”理念的具体行动,也是勇担环保责任的有力证明。
氯碱事业部酸碱、高盐废水“零排放”和盐酸尾气治理项目,虽然只是金川集团化工公司的小小一隅,却有力地证明:工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并非对立,只要肯投入、敢创新,就能将工业废弃物“吃干榨净”,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化工公司将进一步研究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让“绿色”成为化工企业的新底色,让金川集团的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aijawebsit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