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十八届)中国国际铅锌年会开幕
2025年11月14日 9:56 218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邱熙然

11月12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的2025年(第二十八届)中国国际铅锌年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开幕。本届铅锌年会以“创新赋能 新质未来”为主题,围绕铅锌产业科技创新、智能制造、需求开拓、产业链协同等专题板块,展开全方位研讨与交流。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顾问、原会长陈全训,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陈学森,中国铜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冀树军,国际铅锌研究组市场研究与统计部主任若昂·豪尔赫,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处处长储从江,中国铜业有限公司党委常委、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美彦,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喻鸿,亚洲财富论坛常务理事韩文高,河南豫光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金刚,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亮,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礼,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振海,广西南方有色金属集团总经理郑永翔,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彭曙光,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招金有色矿业有限公董事长李广辉,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殷勤生,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经营公司总经理王永刚,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巧龙,国际锌协会中国首席代表黄煌等出席会议。陈学森在会上讲话,冀树军、若昂·豪尔赫为大会致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重金属部(矿产资源办公室)主任段绍甫主持开幕式。
陈学森在讲话中介绍了前三季度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情况,并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铅锌工业在结构调整、绿色转型、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四大核心领域取得了全面积极的进展,巩固了全球产能与消费第一的领先地位,在资源综合回收利用、降本增效等方面取得了质的突破,行业盈利能力显著提升,部分领域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同时,行业仍面临原料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产业布局分散、部分领域产能扩张过快且投资冲动、消费增长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衔接不足等问题。就如何加快构建“十五五”铅锌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陈学森提出几点建议:一是紧扣国家战略方向,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路径。二是持续巩固资源优势,筑牢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三是围绕绿色低碳主线,深挖资源高效利用潜力。四是聚焦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铅锌的战略地位。

中国铜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冀树军致辞
冀树军表示,“十四五”时期,中国铜业铅锌产业综合发展实力、自主创新能力、绿色智能水平、资源保障效力迈上新台阶。面向“十五五”时期,中国铜业将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指导下,坚决有力扛好“两个保障”使命任务,坚定实施“双金属、双材料”发展战略和“科技赋能、做大资源、做强矿山、做优冶炼、做精材料、绿色智能”发展路径,加快建设资源保障能力强、冶炼成本一流、综合回收技术领先、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的世界一流铅锌企业,共促产业安全稳定、共筑科技创新动能、共建良性发展生态。

国际铅锌研究组市场研究与统计部主任若昂·豪尔赫致辞
若昂·豪尔赫表示,中国自1988年加入国际铅锌研究组以来,始终为实现提升国际铅锌市场透明度的目标发挥着关键作用。铅锌在未来数年仍将在全球经济中扮演关键角色。过去20年间,中国铅锌行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铅锌生产国和消费国,铅锌产量和消费量均占全球总量的40%以上,行业在持续发展与创新中涌现出诸多令人振奋的新气象。

亚洲财富论坛常务理事韩文高作主题报告

中国铜业有限公司党委常委、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美彦作主题报告
本次年会设置了宏观形势分析专题论坛及科技创新与发展专题论坛。若昂·豪尔赫、韩文高、杨美彦等近十位行业专家围绕“2025年全球铅锌工业发展”“宏观经济形势”“高水平发展破局,高质量合作共赢”等内容作主题报告。
此次会议由中国铜业有限公司、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特邀协办,北京安泰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来自行业协会、国内外铅锌企业、研究机构等领域的权威人士及资深专家逾千人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aijawebsite.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