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必一网页版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亚洲决策者呼吁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

2007年07月04日 0:0 5658 来源: 资源再生杂志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亚洲决策者日前再次发出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的呼声,以帮助他们应对类似10年前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
  亚洲各国现任和前财政部长昨日在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组织的一个论坛上发言,敦促建立一个区域性基金组织,
以便在金融危机再次爆发时,能够迅速并果断采取行动,帮助稳定亚洲货币。许多部长表示,对于1997年至199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的表现,他们很失望。由于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采取措施过少、行动过晚,以及设定的条件颇为苛刻,该组织受到广泛指责。
  “IMF未能进行适时改革,美国也没有迅速采取行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任韩国财政部副部长的郑德龟(Duck-Koo Chung)表示,
“亚洲地区不应等待全球消防队采取行动,而是需要一个自发组织的区域消防队。”
  亚洲金融危机从1997年7月2日泰铢贬值开始,随后迅速蔓延至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和韩国。1997年末,日本曾提议建立亚洲纾困
基金,但由于美国的强烈反对,该想法未能付诸实施。
  郑德龟表示,对于建立一个亚洲货币基金组织的想法,国际社会已经变得更能接受。他表示:“10年前……,环境还不那么有利,但
现在我们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
  泰国财政部长差隆波(Chalongphob Sussangkarn)表示,全球金融体系的权力平衡已朝着有利于亚洲的方向调整,这使上述想法具备
了更强的可行性。他表示,亚洲各国央行累积了数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大多投资于美国国债。“我们不能让债务国管理全球金融体系,
”他表示,“IMF更像一个债务国的货币组织。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债权国的货币组织。”

责任编辑:CNMN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