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必一网页版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需警惕保护主义

2007年06月15日 0:0 5615 来源: 资源再生杂志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昨日,由艾金·岗波律师事务所(下称“艾金·岗波”)主办,上海证券报协办的“中国企业取得全球成功的法律及政治要素”在上海举办。
  艾金·岗波在一份针对中国对外投资现状与前景分析的报告中指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按其战略目标分为三个主要类别———资源型、技术型和市场开发型。随着中国企业购买矿山和油田的权益以及投资与资源开采相关的上下游项目,在全球寻找自然资源成为其海外投资的最大驱动力。非资源型投资项目经常与资源交易联合进行,以便更易得到许可。这个趋势在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非常明显,且经常采用基础设施项目的形式,如修建公路、公共建筑、炼油厂、桥梁和电信网络。而今后5年,中国企业海外非资源并购最有可能在银行、保险、汽车和农业等行业出现。
  报告还指出, 长远来看,有些中国企业一定会从这波与发展中国家签约的浪潮中获益。在电信领域尤为如此,目前正有几家中国公司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建立电信网络积累专业技能,其最终目标是将业务扩展到欧洲和北美市场。
  但艾金·岗波律师事务所同时也对中国海外投资提出警示:全球范围内目前正掀起一波本国保护主义和施加更多限制的浪潮。中国企业往往不能针对其在海外可能会遇到的法律和政策问题做出前瞻性的准备,从而成为民族偏见和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华为技术(美国)副总裁赵毅表示,中国企业如果考虑进军美国的话,必须明白到底为什么,能给公司业务带来什么价值。公司在海外运作的时候,则要时刻谨记这是与中国完全不同的市场,是“两国两制”,时刻要考虑在法律、财务、制度与中国的异同,公司必需要有耐心,坚定长远的投资信念。
  艾金·岗波在报告中建议,由于美国的投资环境十分复杂,有计划进入美国的中国企业必须提高警惕,避免成为政治攻击的目标。譬如企业可以针对投资结构进行设计,将交易当中的非核心产品予以剥离,以避免反对的声音,或者控制投资规模,以避免来自美国政府的审查。
 
 
 

责任编辑:CNMN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