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必一网页版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中印铁矿石增税之争进入敏感期 双方最后角力 

2007年03月28日 0:0 6071 来源: 资源再生杂志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印度矿主游说,中国企业拒买,印度财长对铁矿石出口征税政策的口气开始松动。自2月28日印度单方面提出对出口铁矿石征收出口税,到3月中旬中国部分钢铁进口企业在中国五矿商会和钢铁工业协会的组织下,拒购印度铁矿石,中印铁矿石之争已经僵持了半月有余。  
  而印度国内对于是否应该征收铁矿石出口税,也开始出现两派不同意见,以至于该政策的炮制者——印度财政部长奇丹巴拉姆语气开始有所松动,暗示有重新考虑该政策的意思。
  由于4月1日起印度将启动新的财年,该政策的最终定案如何,全看各方在剩下的几天内如何角力。  
  印度:内斗不休  
  3月1日,印度政府开始对每吨出口的铁矿石和精炼矿征收300卢比(合6.67美元)的出口税,对每吨铬矿石征收2000卢比(合44.44美元)的出口税。印度矿主和矿石出口商对此怨声载道。印度矿业联合会的报告说,3月以来印度铁矿石出口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3%左右,去年3月铁矿石出口为1057万吨,而今年3月前20天的出口为498万吨。“最主要原因就是征收了出口税,外国进口商不能接受如此突然的大幅涨价。”  
  相反,印度的钢铁行业对该政策则相当欢迎。印度钢铁部长拉姆·维拉斯·帕斯万说:“我们不想看到采矿业遭受损失,但是也必须避免未来钢铁行业要靠进口来满足其生产需要。”他认为,印度到2020年钢铁生产能力将达到1.75亿吨,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产钢国。不过,帕斯万也表示,考虑到国内钢铁生产能力扩大的速度有限,政府短期内将不太可能继续提高铁矿石出口税或采取其他抑制出口的政策。  
  由于双方斗争相当激烈,3月16日印度议会审议通过2007~2008财政年度预算时,印度财长奇丹巴拉姆口气有所松动:“钢铁行业支持此次征税政策,但是铁矿石出口商近来不断要求我们重新考量。我们将会客观地参考各方面的情况,作出适当的决定。”  
  他说,印度财政部目前已经收集了许多详细资料,也欢迎各个相关方面提供更多的信息以供参考。  
  中国公司:“抱团”不紧  
  由于印度出口的铁矿石80%卖往中国,印度已成为中国第二大铁矿石供应国,此番铁矿石征收出口税,直接影响中国企业。  
  印度单方面宣布征税后,中国五矿商会和钢铁协会分别召集钢铁企业商量对策,并达成共识,即拒绝印度铁矿石单方面提价的行为。目前,已经有16家钢厂表示,近期不会进口印度铁矿石。 
  “既然印度矿的价格不再具有优势,就没有道理继续大量使用性价比不高的印度矿资源。”有企业代表表示。目前,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在周边地区开发、寻找新的铁矿石资源供应地。 
  业内专家认为,中国企业“抱团应战”给了印度方面反对该项政策的阵营有效的支持。
  不过记者在印度采访时获知,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企业都在拒绝进口印度铁矿石,在此期间,仍然有一些企业在与印度方面洽谈铁矿石进口事宜。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从事中印铁矿石贸易的中方公司多达100家,谈判中要想达成行动一致非常困难,有的公司很小,由于不愿意惹麻烦,甚至接受了这个法令,这让大型中国钢铁公司非常尴尬。而这种各自为战的行为将不利于中方在此番铁矿石博弈中获胜。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CNMN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